哈工大报讯(张妍 文/图)7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和高效能服务器与海量存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在海拉尔召开,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容错计算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两年来容错计算领域积累的成果和经验。
7月20日上午,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和我校等多个单位的80余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我校可信移动计算研究中心吴智博教授主持。大会主席、我校可信移动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杨孝宗教授,大会荣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闵应骅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晓维、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王恩东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大会邀请了国际容错计算领域的3位学术权威,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丹尼尔?西沃瑞克教授、法国图卢兹大学的金?埃拉特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吕荣聪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可信性实验研究与工业发展趋势》、《从基于被控实验的可信性评估到基于标准测试程序的可信性评估》和《基于故障生命周期技术的软件可靠性工程:现状与未来趋势》的特邀报告。大会组织了15个论文报告分会,评选出优秀论文6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特组织了一个由国内外容错计算领域著名专家参与的主题为“可信计算未来”的专题讨论会,与会专家针对当前世界上对“可信计算”的学术争论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61篇,内容涉及容错体系结构、故障诊断与测试、容错理论与软件、容错应用与安全等容错计算的相关理论与应用问题。程序委员会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了严格的评审,保证了录用论文的质量和公平性。在收到的161篇论文中,会议共接收论文103篇,推荐EI检索论文58篇。在103篇接收论文中,包括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报增刊上正式发表的论文85篇和会议交流论文18篇。
据大会主席、我校可信移动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杨孝宗教授介绍,我国容错计算的研究和开发已走过了40年的历程,两年一度的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能由我校组织承办表明了哈工大在国内容错计算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作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柱之一的计算机,其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而芯片规模的不断扩大、软件系统的日益复杂化、计算机系统的不断膨胀使得计算机的可靠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容错计算就是在直接面对故障存在的现实情况下,消除故障影响,以获得系统的高可靠性。
近年来,我国容错计算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在不同的领域研制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容错应用系统。我校是全国最早进行容错计算研究的单位,在全国容错计算领域享有盛誉,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满足迫切的社会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是国内计算机领域公认的顶尖水平的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圆满成功在加强国内同行间的交流的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提升我校在国内乃至国际容错计算领域的影响力。
会议现场
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吴智博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席杨孝宗教授致辞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丹尼尔?西沃瑞克教授作特邀报告
法国图卢兹大学金?埃拉特教授作特邀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吕荣聪教授作特邀报告
与会代表
分会场报告
专题讨论会现场
大会荣誉主席闵应骅教授为获奖论文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全体代表合影
本文由http://www.farmvillehelpsite.com/rcpy/3866.html原创,转载请备注出处谢谢配合!